0534-7888888

公司动态 分类
BOB.com景德镇陶瓷宣传【实验区 · 文明传承】经心庇护陶瓷文明根脉发布日期:2023-05-22 11:49:42 浏览次数:

  BOB.com《御窑厂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御窑厂遗址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获批施行、水碓营造技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手工制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突破千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一级馆、《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瓷器、瓷业和城市发展史陈列》基本陈列展荣获第17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时光流转,初心不改。三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实施方案,按照“两地一中心”战略定位,带领全市上下在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上下功夫,保护千年遗存、传承千年技艺、呵护千年匠心、讲述千年故事,逐步探索形成了陶瓷文化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景德镇经验”。

  “要全力推动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申遗工作。景德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根和魂。”

  作为明清两代专门烧造皇家用瓷的地方,在长达六个世纪的时间里,烧制出无数精美绝伦的瓷器,承载着数十代景德镇人记忆。

  为了让御窑厂这颗“瓷国皇冠上的明珠”再现璀璨光芒,早在2015年,我市就正式启动了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将御窑厂遗址、乐平南窑古瓷窑址、湖田窑遗址等历史遗迹作为遗产构成要素主体进行整体申报。2017年1月,御窑厂遗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功拿到申遗“入场券”。

  三年来,我市按照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对照申遗要求,全面启动了陶阳里御窑景区的保护利用和修缮。一方面以御窑厂遗址为中心,加大重点保护区内的历史文物保护力度,新建御窑博物馆,集中展示明清御窑厂遗址考古出土、修复而成的珍贵文物。另一方面,把周边的“陶阳十三里”老城区共同纳入陶阳里保护利用项目,完整地保留了“前街+后街”的陶瓷聚落空间格局和“窑房—坯房—民居”的聚落空间组织模式,发展新兴业态,打造新型历史街区。

  如今,站在龙珠阁上俯瞰,御窑厂遗址和斩获数个国际建筑大奖的御窑博物馆在古老与现代的辉映中散发出文化魅力。修葺一新的老街巷在红店街、音乐酒吧、精品民宿、老字号店铺、文化传习所等丰富业态的加持下焕发“年轻态”,游客可以在这里住宿、购物、体验陶艺,在游玩中触摸纵横的历史脉络,聆听精彩的文化故事,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如何更好保护文化遗产?首先要立法。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用法律来明确责任和方式。因地制宜地采取合适的手段BOB.com,来对文化遗产进行最恰如其分的保护非常重要。”市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获省会第三十二次会议批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一部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地方性法规,既为国家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又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景德镇优秀陶瓷文化、发挥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协调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月5日,景德镇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加快推进御窑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冲锋号”。全市上下对照世界文化遗产OUV标准,围绕文物保护规划、考古勘探、遗址保护、展示利用、遗产监测、环境整治等六个方面,对申遗要素点进行了项目化梳理,形成了包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BOB.com、要素点周边环境整治、御窑遗址公园展示提升工程等在内的48个项目工作清单,并邀请国际古遗址协会、中国古迹遗址协会、中国文物学会等知名机构的申遗专家参与我市申遗专家委员会的组建,形成了一支涵盖陶瓷考古、陶瓷文化研究、陶瓷文化遗产保护、陶瓷器物工艺研究和申遗五个方面的100余名专家“智囊团”,这些工作和队伍的目标就是力争2024年、确保2026年申报成功。

  “全市非遗代表性项目独具特色,为我市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丰富扩展旅游资源、增添城市特色品位提供了坚实保证。”

  和以往关起门做手艺、面对面销售的方式不同,在去年7月陶溪川“非遗百匠”严选好物节上,100余位非遗传承人和头部主播一起网络直播,让更多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活动中,市非遗墨彩花鸟传承人戴明荣说:“通过直播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景德镇人陶瓷手艺,传承工艺,宣传景德镇,宣传我们手艺人。”

  “非遗+直播”的形式,不仅为非遗接上时代的地气,更为非遗文化注入流量的热度,让非遗传承“潮”起来,吸引着年轻一代的眼球。为期三天的“非遗百匠”严选好物节活动期间,线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的2023至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评选初审结果中,我市入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与东亚国家的密切交往、宝贵的非遗文化传承以及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赋予我市申报“东亚文化之都”的信心和决心。

  魅力非遗为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添彩。去年12月14日,“以心相交,成其久远”2021中日韩陶瓷文化艺术与旅游周在我市开幕。来自中日韩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以及艺术家开展有关陶瓷文化交流、非遗传承等各方面活动。活动通过更好地搭建陶瓷文化交流平台,成功地为东亚地区人文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年留学生乔安安说:“此前,我一直梦想着前来千年瓷都景德镇,感谢这次活动让我梦想成真。我将通过网络,继续和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分享千年瓷都之美。”

  2月28日,“百川汇流”陶瓷非遗进校园驻场表演活动在景德镇陶瓷大学举行。来自景德镇的大件器物拉坯、手工雕刻、泥条盘筑等非遗传承人,与宜兴紫砂、醴陵釉下五彩、佛山瓦脊、山东黑陶等各陶瓷产区的非遗代表共同驻场创作,与师生分享陶瓷非遗的精彩。

  “这次活动最重要的是让我有了一次与国内陶瓷非遗艺术家们面对面交流传统陶瓷创作技法和心得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到中国陶瓷文化的魅力,也更加增强了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陶大2019级陶艺3班的陈灵嫣说。

  近年来,围绕传承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走出一条分工艺细化生产流程保护、分品类细化子项目保护、核心工艺的数字化影像记录保护、生产性实践保护、开展研培计划拓宽传承人群眼界、营造大格局发展环境等综合性、整体性、引领性的保护模式。现有陶瓷类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14项、市级40项;有关陶瓷类市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共计1769名,其中国家级9人、省级166人(含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团体成员119人);有陶瓷类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21个、市级88个,省级研究基地2个、传承基地3个、传播基地2个、市级研究基地1个、传承基地6个、传播基地7个。

  下一步,我市将大力推动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建设国家陶瓷非遗综合馆,加强手工制瓷非遗传承人队伍、非遗保护名录、非遗项目数据库建设;扎实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积极推动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

  4月17日,御窑厂的缮瓷坊迎来了15位小朋友,他们身着“考古服”,戴上护目镜、小手套,摇身一变成为“小小考古家”,利用小锤、放大镜、刷子等“专业工具”,小心翼翼地从“考古盲盒”中挖出古瓷片,并根据纹路进行修复。“不仅学习了考古,还现场修复了瓷器,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来自市第一小学三年级(6)班的王一茹说。

  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业余生活,也让他们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他们从文物中感受陶瓷文化魅力。

  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修复部,也有一群人对这些古陶瓷碎片有兴趣。今年24岁的龚尚开源是文物修复员,正在一个偌大的台子前,他屏息凝神地给一件古陶瓷仔细打磨。“这是明代空白期的青花镂空方胜纹绣墩,是古代的坐具。刚送来的时候,它是杂乱无章的一堆瓷片,铺满了整个桌子,现在你看到的已是一件完整的瓷器,我们即将把它修复完成。”龚尚开源说BOB.com。

  修复部是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重要部门。在这里,存放着6000多箱景德镇御窑厂考古发掘的瓷器碎片。这些碎片经过清洗、辨识、整理,再以精细到0.01毫米的精度拼接、补配、打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得以恢复原貌,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张力和光芒。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桥梁的纽带BOB.com。文物要“活”起来,不仅要让文物走进大众,还要让大众亲近文物。围绕陶瓷文物保护、展示、研究、教育,我市先后打造了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御窑博物馆、民窑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皇窑博物馆、十大瓷厂博物馆等共有22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示景德镇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和辉煌历史。全市22家博物馆共收藏文物及藏品66431件/套。

  去年,面向全球推广发售的景德镇城市礼物“福如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产品正是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会同陶文旅集团、瑞牛文创联合打造的文创产品。近年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与文创产业相结合,苦练智慧化管理“内功”,一方面,大力推动藏品的数字化收集、管理、运用工作,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让藏品“智”起来。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数字化展陈,让观众体验感再上新台阶,将在5层清三代展厅进行创新创意挖掘,打造整个参观路线的重点沉浸式AR体验区。“我们将深挖IP价值,致力将文创产业打造为经济发展新动力、消费增长新引擎、城市形象新窗口,不断擦亮‘景博文创’这块品牌,让文物‘活’起。”该馆负责人如是说。

  与此同时,我市非国有博物馆也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和行业特性,属景德镇制瓷历史的产物。它们所反映的是景德镇历史进程中某一阶段、某一产品、某一工艺的陶瓷文化,存在着各自的文化优势和个性特征,如景德镇“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以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景德镇陶瓷为收藏、研究与展示的对象;景德镇皇窑陶瓷艺术博物馆再现了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工艺流程及其陶瓷风采。

  三年来,全市上下牢记习总的殷殷嘱托,站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把加强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作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全力推动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申遗工作,保护景德镇的“根”和“魂”,让陶瓷文化遗址“立”起来;以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抓手,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丰富扩展旅游资源、增添城市特色品位,让非遗“潮”起来;以陶瓷文化阐释利用为契机,让文物走进大众,让大众亲近文物,让文物“活”起来。

  今天,景德镇正在这条有世界意义、中国价值、新时代特征、景德镇特点的陶瓷文化保护发展传承创新的新路上继续扬帆。

  330多年后,这批远赴葡萄牙的景德镇瓷器回家啦!最高降幅92%!我市这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大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