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com国人崇古尚古之风由来已久,宋时即以先秦吉金为形,制瓷以仿效。有清一代,复古再次盛行,景德镇御窑多有摹古之杰作,以仿宋釉、仿宣德青花等为常。雍正十三年,唐英于《陶成纪事碑记》中总结雍正朝御窑瓷器时,列举了五十七种年年进贡之品类,近三分之一为仿古釉色。御窑厂亦以历代青铜器之造型为蓝本。
出版:《机暇清赏 - 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58-159,编号38
展览: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机暇清赏 - 怀海堂藏清代御窑瓷瓶》,2007年11月11日至2008年3月30日
尊呈扁方形BOB.com,体量颇大,气势恢宏;唇口短颈,丰肩束胫,圈足微撇;颈肩部对置如意形耳,造型线条饱满而富于张力,为扁方瓶身平添柔韧之美,如点睛之笔,并有称心遂意之吉祥寓意;足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瓶内外均以仿哥釉为饰,釉面呈现铁线纹开片,古雅自然;底足平扁,加施黑褐色护胎釉,以摹哥窑器铁足之效,观之古意盎然。
本器即为雍正时期仿古佳例,造型取裁自青铜器之方壶,古朴凝重。乾隆时期编纂的《西清古鉴》见载「周丙辰方壶」(附图1),两侧虽饰铺首衔环耳,且重心较本器偏下,然上设唇口,下承外撇底足,造型颇为相近,且书中载该方壶「高一尺五寸一分」,约合48 cm,与本器亦近似。雍正时期,此方壶是否已雅蓄宫中,并作为瓷器灵感来源待考,但本器造型深得青铜器之雅韵,可见一斑。
前述「周丙辰方壶」刻有铭文,《西清古鉴》载其铭文虽漫漶不可读,但「曰侯,曰王后,亦重器矣」,即不论铭文为何,皆为重器,可见此类器地位之高。本器如意耳别具匠心,刚柔并济,肩部更为挺阔,蕴古而弥新,殊为珍异;且体量颇大,气势非凡,深得青铜器宗庙之静穆崇肃,彰显王朝盛世之气象。
器身所施釉意在仿宋元哥窑。有关哥窑之文献记载,首见于元人孔克齐《静斋至正直记》:「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评价颇高。但此后数百年,人们对哥窑的认识一直较为模糊。其烧制窑址、烧制时间至今在学界仍未形成定论。
有学者认为,宋元时期釉面开片之近似者可分为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及哥(官)窑型瓷器三类,或可从一个侧面证明,釉面开片之美,深为当时社会所青睐,故不同窑口、不同时期皆争相效仿。至明末清初,哥窑作为五大名窑之一,深为文人所喜,如《长物志》中载,插花当用官、哥、定窑之胆瓶或蓍草瓶,盆栽花器以官、哥等窑作品为第一。形如哥窑之花瓶更是常见于明末名家绘画之中。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甚至曾推崇冰裂纹壁纸,「满房皆冰裂碎纹,有如哥窑美器」,足见哥窑令文人倾心,风靡一时。
景德镇御窑厂自明代永宣、成化时,便在仿制哥釉领域展现出一定水准。清代以雍正乾隆时期最佳BOB.com。雍正帝雅好文艺,信佛修道,性喜清净,深谙哥窑之美。即使是口有破损之哥窑瓶,雍正也命「瓶口上粘处别动,要收拾一色」,并要求把紫檀木座「往细致里收拾」,可见对哥窑瓶珍视至此(见雍正三年九月十四日《各作成做活计清档》)。哥窑或仿哥釉器常在宫中用作花器,如《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有为「哥窑小花尊」、「哥窑花插」等修整木座、配座之记载。清宫档案中见载「哥窑双耳扁瓶」、「哥窑瓷双耳方瓶」、「哥窑瓷如意耳四方瓶二件」等名,或为本器之相类器。
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对仿哥釉颇为用心。《陶成纪事碑记》中载,「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俱仿内旧器色泽」,可知如本器之仿哥釉,不仅注重效仿釉色及自然开片,亦仿其「铁骨」,且以内府旧器为样例,由此得以形神兼备,冠绝一朝BOB.com。本器足内书篆款,多见于雍正晚期单色釉及青花大器之上。北京故宫现藏多件雍正仿汝釉器,款识皆与本器相近,当为一人所书,参考《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北京:故宫出版社,2015 年,页222-227。自款识而言,本器极有可能为年希尧督窑、唐英协理时期所制。其釉质厚润,釉面满布片纹,疏密粗细相间,深得宋器神韵,篆款更添古意。
雍正时期亦曾烧制相近如意耳扁方瓶,口部、足部更为简约,器型普遍较小,如上海博物馆藏清雍正仿哥釉如意耳长方扁壶(附图2),亦作扁方造型、饰如意耳,尺寸较小,高仅18.7 cm,见《清代雍正—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年,页111BOB.com。另见北京故宫藏造型相近之仿汝釉器,款识与本器亦极为相近,尺寸较小,高27.5 cm,参阅《汝瓷雅集——故宫博物院珍藏及出土汝窑瓷器荟萃》,北京:故宫博物院,2015 年,图版100。
雍正一朝瓷器以细腻精雅著称,体量如此之大者,甚为罕有。与本器形制相近者多见施以仿哥、仿汝、仿官三种仿古釉,或意在追寻宋时风雅,有独特的设计与考量于其中。
与本器形制釉色皆相近者极少,一例为日本私人旧藏(附图3),尺寸略大(高51.5 厘米),造型、施釉及款识书写皆与本器极为相近,曾于香港苏富比2008年4月11日上拍,拍品编号2985,后于中国嘉德2011年春拍拍得RMB 1,150万之善价。
另可参考仿汝釉、仿官釉装饰者:仿汝釉例见佳士得香港2016 年11 月30 日,拍品编号3316(附图4),为法国皇室后裔巴黎伯爵奥尔良王子夫妇旧藏,体量与本器相仿;仿官釉一例见上海博物馆馆藏(附图5),尺寸较大,高55.7 厘米,著录于《清代雍正 - 宣统官窑瓷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页58;另一仿官釉例尺寸略小(附图6),高仅43.8 厘米,曾两次上拍于香港苏富比,分别为1995年5月2日,拍品编号100,及2006年4月10日,拍品编号1614。
雍正时期御窑瓷器以精细素雅、品味超绝著称。精细者,常易因过度注重局部,而忽略整体,易因过分追求秀巧,而显得过度娇柔,难以刚柔并济。
本器既见精雅局部,亦见宏大气象,彰显出雍正御窑大气磅礴、高古拙朴的一面。其体量硕大,形制上承商周礼器凝重雄浑之风,尽显王朝鼎盛之气魄;如意双耳使之更富于变化与灵动韵律,别具一格;所施仿哥釉凝润沿袭宋元雅韵,承继明末文人对哥釉之青睐,与造型完美相合;陈设颇具吉金之势,若为花器,则古雅芬芳,传世相类者极少。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藏品征集(yelin10723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