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com今天(18日)是国家博物馆日,咱们来聊一聊菲律宾的博物馆。前几天,我正好去菲律宾国家博物馆采访,陶瓷专家鲍比·奥里拉涅达对我说,对菲律宾历史研究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陶瓷。而说到陶瓷,就离不开中国。
在菲律宾的国家人类学博物馆,来自中国的陶瓷藏品是最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之一。如果算上残片,馆藏的陶瓷有百万件之多。博物馆中年代最古老的中国陶瓷,是一个制作于9世纪的来自中国长沙的碗。
中国与菲律宾的贸易往来可以由此追溯到唐代。但当时的航海技术不足以支撑远洋航行,只能沿着海岸线行进,唐代的“南海航路”是绕着圈的。这条航路从广州出发BOB.com,沿中南半岛东岸南下,再沿着印尼的加里曼丹岛或苏拉威西岛进入菲律宾境内。
到宋代,造船工艺升级,航海技术进步,尤其是指南针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国商民开始挑战从福建泉州、漳州BOB.com,穿越南海,直达菲律宾吕宋岛西岸的路线。这一条航路,也被称为南海的“陶瓷之路”。这条航路节省了大量时间,但也充满了危险。洋流复杂,台风多变,不少满载着外贸瓷器的商船就因此沉没于茫茫南海之中了。
菲律宾的陶瓷展品大部分来自沉船考古。博物馆中有一幅画,就复原了当时一艘名为潘达南的沉船。这艘船只建造于15世纪中期BOB.com,采取了南海造船的传统模式,搭载的主要货物都存储在船身的中部货舱。这艘船只于1995年进行考古发掘,共出水四千多件文物,其中就包括一个元代的青花瓷碗,这个碗也是目前菲律宾最重要的国家文化宝藏之一。
这个青花瓷碗器型优美,装饰独特,碗中绘有麒麟和凤凰的图样。考古学家曾推测,这个碗的断代在14世纪,要比沉船本身早一百多年。这说明这个瓷碗可能是船上商人的传家宝,又或许是在贸易中作为向当地统治者进献的贡品。这个碗也是陶瓷专家鲍比最为钟爱的一件器物,他介绍,这个青花瓷碗的着色颜料来自中亚地区,色彩非常鲜艳。碗中描绘的凤凰和麒麟,是中国神话中的祥瑞之物,这让这个碗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这个元青花瓷碗之外,鲍比还有另一件钟爱的青花瓷器,就是一件制造于15世纪晚期或16世纪早期的飞象盘。这个飞象盘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独特的纹饰。盘身中间描绘了一只飞翔的大象,它正从大海的波涛中跃出,昂首站立在茫茫的海浪之上。这是青花瓷中较为罕见的纹饰,这个青花瓷盘也因此被列为菲律宾的国家文化宝藏之一。
菲律宾国家博物馆馆藏的陶瓷,大多数以碗、盘、壶、罐等日常器物为主。这说明中国与菲律宾的陶瓷贸易是十分频繁和发达的。从13世纪开始,菲律宾人不仅在日常生活和祭祀文化中使用陶瓷,它还是珍贵的聘礼,也是重要的遗产,甚至在部落纷争中,赠送瓷器就能调解纠纷。多个考古发现显示,在菲律宾的丧葬仪式中用中国陶瓷覆盖全身,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沿着南海的“陶瓷之路”,再加上菲律宾与美洲和欧洲相通的“大帆船贸易之路”,中国的瓷器开始走向世界。
在菲律宾国家博物馆,就保存有专供中东的瓷壶、专供英国人品茶的茶具,以及出产自缅甸、越南等地的模仿中国瓷的制品。但在所有的陶瓷藏品中,鲍比独爱中国瓷器。他从2002年开始在博物馆工作,那时候就开始从事水下考古。他无数次潜入海底,拂去珊瑚和泥沙,捧出数个世纪之前的珍宝。鲍比说,沉船中的物件众多,但唯有陶瓷,无论经历多少岁月,仍然美丽如初。初见青花瓷的那一刹那,仿佛整个人都被震撼了。青花瓷优美的器型和精致的纹饰,深深吸引着他更多地了解中国瓷器的世界。
时光远去,岁月不复,但南海的涛声依旧。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历经千年,在今天又重新恢复了荣光。菲律宾国家博物馆橱窗里的青花瓷,默默铭刻了这一段久远的历史。鲍比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去看看,博物馆记录了过去,承载了现在BOB.com,也眺望着未来。这就是它存在的价值。
中国与菲律宾的贸易往来可以由此追溯到唐代。菲律宾国家博物馆的馆藏陶瓷展品菲律宾的陶瓷展品大部分来自沉船考古。